干零售都知道,超市就是微利行业。超市本身之间竞争就厉害,再加上线上竞争又在抢食市场份额,超市势必会在促销、毛利、损耗、费用等各个方面平衡、控制,争取市场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商品损耗控制方面完全失控的典型案例,希望这个案例能够引起大家的足够警示,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不要再犯同样错误。
2年送货偷70万?
连云港某超市在年底盘点时发现,某品牌的火腿肠出现了30万的损耗,而该品牌的火腿肠在近几年损耗达70万。超市开始倒逼查找原因,经长时间的设防布控,查找问题漏洞,终于找到原因。3月6日向警方报案。
警方经过缜密侦查,深挖不放,成功破获系列盗窃超市物品案件,一举打掉了以陈某为首的10人盗、销犯罪团伙,涉案价值70余万元。
超市送货人陈某因生活压力较大,想找赚外快的路子。在年一次送货中发现,陈某发现货物送到超市后,因为数量较多,工作人员常常只清点箱子的数量,一般不打开箱子清点。陈某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和女友刘某娟在每次送货时多准备一部分空箱子,卸货时把空箱子放在下面,有货的箱子放到上面,待超市工作人员清点后,陈某与刘某娟将货物送到仓库重新码放。按照惯例,送货人员一般送货时会把仓库的空箱随手带走,陈某便趁机将仓库内的空箱和夹杂的空箱子一同带走。有时,还会将货品直接拉入卖场上货,也趁机将空箱拆开带走。
年以来,尝到甜头的陈某与女友一发不可收拾,更加疯狂地实施盗窃。待火腿肠集攒到一定数量后,陈某将所盗得的火腿肠交给王某等8人销售,在明知陈某的火腿肠来路不明的情况下,王某等8人仍多次帮助其销售,且数额巨大。
原装箱抽货,手法同样令人惊叹
供应商送货欺诈手法多样。之前我们分享过一次广东中山某供应商送货至超市弄虚作假的视频,手法熟练,令人惊叹!
供应商送货人员钻超市收货员没有做到每件必验的空子,将每箱8小件直接抽走4件。而且运用了上面偷盗火腿肠同样的手段,在超市内陈列处上货,带走空箱,做到人不知鬼不觉。而且在上货过程中,先将有问题整箱牛奶先全部倒出来,上货时两头堵住通道,降低了他人发现的风险。
同样类似的送货欺诈的手段还有五花八门的。如广州某水奶供应商在给广州某大型连锁超市送货时,如果按卡板整齐摆放,每板可摆件,但供应商甩小聪明,中间交叉花样摆放,每卡板可少放8-10件。后据送货人员交待,在所有门店送货过程中都会有类似情况发生。后来,该供应商承担了这家连锁超市近5年此品牌的盘点损耗,另加了不少于6位数的罚款。
供应商送货到底有哪些花样?该如何防?
对此,我们一共总结出了这11点。
欺诈手法之一:声东击西
通常不诚实的供应商都有一个帮手,这个帮手会干扰收货员工的工作。他们甚至会直接参与偷盗。将已经收过的商品拿回来重复收货,将生鲜称重的商品重复过称。
对策是要做好收货部人员的控制,要求收货部防损员监督供应商进出收货部,严格执行“黄线原则”,供应商必须服从收货部防损员的安排,不得随意进入卖场,特殊业务要求需进入卖场的,应办理出入手续领取出入证。
欺诈手法之二:笑里藏刀
供应商通常会表现得特别友好或讲很多笑话,他们利用这些手段与收货部员工拉近距离。这种所谓的友谊迷惑了收货部员工,使他们无法发现短装并及时察觉可乘之机。
对策是要求我们的收货员工镇定、冷静,按照严格的工作流程有条不紊的进行收货。
欺诈手法之三:调虎离山
供应商让收货部员工办一些事,借此将员工支离收货现场。而他们就可趁机偷走商品或将替代品放入新商品中。
对策是收货的员工随时保持警惕,在一单收货没有完成之前,不要随意离开,使供应商人员单独在收货部停留。另外,验收后的商品应尽快进入卖场。
欺诈手法之四:糖衣炮弹
有的供应商会给收货员以小恩小惠,来麻痹员工,因为样品可能会分散收货员工的注意力,让供应商有机会拿走商品或短装。
对策是公司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员工拒收任何供应商的赠品。
欺诈手法之五:李代桃僵
供应商自己来挑选单件商品扫描。这可能导致以下可乘之机:第一,供应商可能提供成本较高的商品扫描,这样收货员工扫描了成本较高的商品而与实际送的商品不符。第二,扫描商品的规格与实际商品不同。
案例:某超市9月、11月某店两次盘点,某系列保健品损耗金额较大,且其他很多门店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经过防损部的调查分析,发现收货人员在收货时,没有亲自查验商品编码,而是由供应商提供商品条码进行核对,给供应商带来可承之机,用赠品冒充正常商品进行收货,由此给公司带来的损失高达26万元。
欺诈手法之六:滥竽充数
供应商替收货员工点数,则商品可能短装或重复点数。供应商甚至会在点数时“犯错”,某些供应商是犯错的能手。大多数时候,错误对他们有利。如果错误没有被发现,就会给商场带来损耗。
欺诈手法之七:釜底抽薪
供应商不打开货箱接受检查,不清点箱内商品而从箱外的包装上获得商品数量,箱子可能从底部被打开并被取走一些商品而造成短装。
案例:10月,某店发现25KG装的面粉大量短缺,根据经验判断我们把目光放在了收货部,最终发现供应商在将面粉从车上倒到卡板的机会,将中间码放成空心,利用面粉收货不可能拆包点数的特点进行欺诈。
欺诈手法之八:供应商以次充好
案例:3月29日,DC收货时发现某公司送来的箱“**一级大豆油4.5升”商品进行验收时,发现其中有87箱在色泽上与其他存在异常。经仔细检查发现同一桶油贴有两层商品标签,瓶身正面标签与被覆盖的下层标签商品名称、条码均不同,且瓶身上也有原喷码的生产日期被打磨掉的痕迹,这是典型的供应商以过期商品冒充成正常商品的欺诈行为。
针对第五,六,七,八种欺诈手法,我们应亲自做好商品的验收,所有的直送商品必须%的核对条码,验证条码的正确性。验收抽样应从不同堆垛、方向、层面抽取,并每样商品取一个用于核对条码。小件、贵重商品%开箱点数、查验质量。非原包装或每箱数量不固定的商品%开箱点数,按一定比例查验商品质量。
欺诈手法之九:顺手牵羊
供应商未经检查即移动空箱子或容器,这可能使供应商将商品放在箱内带走。
对策是所有外出的垃圾,纸皮,空箱等,都必须经过防损员的检查。
欺诈手法十:偷梁换柱
供应商单独送单据时,篡改单据。
案例:2月27日,某店盘点,杯装酸奶等奶制品亏损金额高达九千余元,经调查,是门店收货规格错误导致点数错误,而供应商在发现验收单据金额大于实际送货金额的情况下,采取了更改对帐单金额的方法,从而实现骗取账款的目的。
对策是收货员应核对商品实物、“验收单”、“供应商送货清单”三者之间的商品名称、条码、编码、数量、规格、供应商编号等内容是否完全一致,确保单货相符、单单相符。并由收货员亲自将经主管/经理签名的“验收单”及“供应商送货清单”传单据组。送货单和验收单的核对是重要环节。
欺诈手法十一:内外勾结
不诚实的供应商会想方设法找到一个愿意帮助他偷盗的员工并以部分偷来的钱或商品作为酬劳,一般会寻找具备以下特征的员工作为串通对象:愿意接受样品的员工、对本职工作或公司不满的员工、经济上有困难的员工等。
对策是大力宣传公司诚信文化,形成良好的诚信风气,这是避免内部诚信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供应商欺诈手法看似名目繁多,但万变不离其中,只要坚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流程,就能具备辨识欺诈的火眼金睛,让形形色色的欺诈手法无处遁形,保障我们的正常利益不被供应商的雕虫小技所侵蚀!
沃尔玛是如何防范供应商欺诈的?
一、黄线原则欺诈
1.作案手法
将已收货商品拿走
将已过秤商品重复称重
2.预防
收货时严格执行黄线原则
称重商品收货时,执行一对一服务的原则
3.防损部审核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