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普及丰富的我们的生活,但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些小小的麻烦。比如,我们养成了“扫一扫”的习惯,买东西回家后,总习惯
再絮叨一遍,商品条码不能辨别真伪
在超市中大家常见到的条码大都属于十三位条码(EAN13)。数字分为厂商识别代码(7位或8位)、商品项目代码(5位或4位)和校验码(第13位)。
护肤品条形码的前缀码一般都是用来标识生产国家或地区的,前缀为-的就是代表在中国生产或是分装的。比如前缀为30-37的代表该产品在法国生产,前缀为45-49的代表在日本生产,前缀为的代表在韩国生产。
条形码图中13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前3位显示该商品的出产地区(国家)
接着的4位数字表示所属厂家的商号,这是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编码机构统一编配给所申请的商号的。
再接下来的5位数是个别货品号码,由厂家先行将产品分门别类,再逐一编码,厂家一共可对10万项货品进行编码。
最后一个数字是终检码,以方便扫描器核对整个编码,避免误读
条码表示的只是一串数字,并没有其他信息,只有通过电脑数据库才能查询到对应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因此商品条码本身并不具有防伪功能。所以,消费者根据商品条码来判断产品的真伪是不科学的。
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抱怨,通过某些手机查询软件,查询到的产品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主要是由于查询软件上的产品信息来源于各种渠道,发布商无法保证和验证信息的准确性,这样就因信息的虚假和错误,对企业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造成了影响。前段时间就有相关报道‘“’”我查查“软件涉嫌敲诈企业被调查事件,影响很大,各企业纷纷叫苦。
工作人员表示,大家可以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