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号下午6点左右,吴女士拨打,陪着呼吸困难的母亲来医院急诊科,救护车刚到门口,始料未及的一幕发生了。吴女士突然全身发麻,双手痉挛,和母亲一起被推进了诊室。
吴女士的母亲因为病情严重,直接被送进急诊抢救室,而吴女士躺在担架上,全身无力,呼吸不畅。护士为她量了血压,低压接近,因为吴女士是唯一陪同的家属,挂号、开单全都是护士在协助。
护士:“那个病人有没有就诊卡?”
吴女士:“有的。”
护士:“在包里边是吧,你看着一点,我帮你拿出来,她的就诊卡在哪个位置?”
吴女士:“就在我包包里面。”
护士:“大概是哪个位置?”
吴女士:“钱包。”
护士:“是不是这张密码是多少?你的卡我也拿过去。”
医院急诊内科护士李娴:“我们已经在门口要把病人接进来,同时也发现家属过度换气,我们只能紧急地分头来处理,一边抢救室的老师紧急处理里边的病人,然后外面这个病人只能我立刻给她处理,量了生命(体征)之后立刻交给三诊室的医生处理。”
护士:“你家老人在里边,医生已经在积极抢救了,这边儿的话我把你交给其他医生。”
另一边的抢救室里,老人的情况不容乐观,她靠坐在床上,看上去呼吸很是艰难,不停地出汗。
老人:“我要坐起来一点。”
医生:“家属呢?”
护士:“家属急得已经过度换气了。”
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裴文彬:“非常不稳定,来的时候外周的氧饱只有六十几,然后极度的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其实病人来的时候神智都不好,乳酸是5.1其实乳酸已经很高了,处理不及时的话,随时可能呼吸心跳都会停掉,甚至要面临着气管插管。”
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诊治不能单靠查体,情况紧急,医生只能向吴女士询问老人的病史。
医生:“你母亲是什么不舒服?”
吴女士:“喘不过气。”
医生:“多长时间了?”
吴女士:“昨天(4月11日)开始喘不过气来。”
医生:“以前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
吴女士:“有。”
医生:“以前得过心梗没有,以前有没有经常发心衰的情况,年前住过院是吧,在哪个科住的院?”
吴女士:“MICU。”
医生:“当时是考虑什么?心衰吗?这两天每天有多少小便?”
尽管此时吴女士的症状还没有缓解,她依然尽力配合医生的询问。
医生:“放松一点深呼吸,自己放松,深呼吸,这两天小便有多少想一想然后告诉我,有吗?好可以了,知道了,放松一点放松一点,没事的放松。”
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裴文彬:“(吴女士病情)就是考虑一个过度换气,过度换气她是比较紧张,对于这种患者,我们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暗示,再加上一些简单的镇静,她慢慢放松她的心情就会缓解了。”
经过抽血进行血气分析,吴女士除了过度换气,没有其它大碍。过度换气又称呼吸性碱中毒,是因为患者过度吸气和呼气,使体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随后医院,医生为吴女士稳定血压后将她转到留观区休息。
抢救室里,医生为吴女士的母亲进行了B超检查,并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老人的病情逐渐稳定。
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裴文彬:“我们刚刚打了B超,心脏扩大,就是一个急性左心衰,她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基础也不好,还有肺上的感染、双侧胸腔都有积液,我们紧急给(她)强心利尿、扩血管,主要是送得及时,路上也处理了一部分,所以总体来说抢救还是比较好的。”
家属:“是前天(4月10日)开始的。”
医生:“前天是怎么不好的?”
家属:“前天我感觉是吹了风,吹了风冷到了。”
医生:“昨天(4月11日)开始加重。”
家属:“对对。”
经过与家属商量,老人将转入急诊ICU进一步治疗。得知母亲病情暂时平稳,吴女士在经过休息和心理调整后,身体也恢复了正常。医生提醒,当焦虑,紧张等情绪导致过度换气时,人体内会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除了平复情绪,还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易行的缓解方法。
医院急诊内科住院医师王敏:“我们可以拿张纸折成一个密闭的,套在鼻子上就行了,就这样往鼻子上一套就可以了,或者说拿个塑料袋套到鼻子上都可以的,就是把呼出来的二氧化碳又吸回去,一般一二十分钟就有明显的缓解。”
本是陪同而来的家属,突然间也变成了患者,但无论出现多么意外的情况,都要求急诊医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处理。
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裴文彬:“如果家属不在场会在我们诊疗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阻力和困难,因为有些患者他的临床表现会出现隐匿性的表现,你需要的更多的是家属病史的一些提供,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凭着个人的临床经验和他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然后我们辅助的床旁的一些快速的检查,可以快速评估、抢救。”
急诊室里看人生
播出时间:
今晚(4月16日)18:40
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YNTV-2《都市条形码》
下周一(4月18日)晚21:30
云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YNTV-6《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