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加强固定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加强医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医院各个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固定资产的管理医院的管理水平,固定资产管理好了,医院内部管理水平自然提高了。
第二,加强固定资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是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大都成本高昂,多则几千万元,少的也要几十上百万元,管理维护使用好这些固定资产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获得好的口碑,医院的知名度,同时也是增强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
第三,加强固定医院资产配置效率。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就会不断购置新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越多,管理的要求就越高。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合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固定资产的闲置率,防止重复采购,优化固定资产类别结构,医院经济效益和资产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现阶段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家底不清,管理意识淡薄
医院固定资产众多,又不能及时定期盘点,所以管理层对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状况、使用收益等没有明确的概念。而且,医院管理层更注重医疗收入的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后期管理,则大多认为是使用部门的事情,使用效率的高低也无人关心。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只管采购而轻视后期管理的现象。
2.管理机制不健全,调拨随意手续不全
虽然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都制定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但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调拨、维修、报废等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实际操作时没有严格参照管理办法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没有完全落到实处。科室之间由于业务需要进行资产调拨时,没有办理书面的资产调拨手续,往往只是口头告知,或手续办理不及时。科室负责人调离、更换时,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盘点交接手续,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往往与财务账不相符合。
3.资产购置盲目,使用效率不高,配置不合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采购一般由科室提出,尤其医疗设备的购置,只要是临床科室提出,用于医疗服务的,一般都会同意采购。尤其是几千万元的大型设备,医院如果购医院知名度,还能够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但管理部门却没有考虑大型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否能够达到饱和,操作人员技术是否能同步跟上,后期维护保养成本是否高昂,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收期需要几年,投入和产出是否能成正比以及科室的固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发挥最佳效益。有些大型设备购置后处于半闲置状态,医院的有限资源。
4.资产报废处置等不规范不及时
资产无法使用,符合报废条件时要么没有专人负责报废事宜,要么在没有办理报废手续的情况下就已将资产自行处置,但账上却显示资产依然存在。固定资产残值没有合理评估,处置资产净收益没有及时上缴,单位也无人追踪核实。有些可以再利用的设备因为没有专人管理而当废品处置。
5.固定资产没有落实
定期盘点制度医院资产众多,规模庞大,定期盘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各部门需要紧密配合才能实现盘点清查工作。医院工作繁忙,日常的医疗工作已经让医务人员感到劳心劳力。而且由于一直以来没有实行规范化管理,盘点起来费时费力,且未必能盘点清楚。盘点过后的整理工作琐碎繁杂,假如盘点过后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就会盘而不清。所以,只有上级单位有清查任务的时候才会重视盘点工作。平常一年都不会盘点一次实物,盘点制度流于形式。
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1.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专业性强,规格、型号种类繁多,管理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各科室协作配合。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首先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然后定期对各科室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培训。灌输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让大家由衷地爱护资产,知道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全体职工的资产管理意识,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医院文化,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来,同心同德力争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安装、使用、调拨、维护和处置等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并严格参照执行。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科室和个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防止相互推诿扯皮。
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投入产出成正比,维护售后有保障,确保按需购置,没有浪费闲置。后续使用过程中定期追踪实时监控设备的使用状况和性能。大型设备配备专门的维护人员,并且每年由科室撰写使用效益分析报告,确保用有限的财力创造更高的效益。
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维护,按月或按季巡视检查设备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落实定期盘点制度,确保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盘点工作。根据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各科室进行不定期抽盘工作以考核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以科室为单位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制度,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讨论群,群策群力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执行力度。
3.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医院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办事的效率,信息化手段必不可少。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实行条形码管理。每一个固定资产领取一个条形码,条形码一扫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清楚明了。哪怕科室调拨没有及时办理调拨手续也能分清责任义务,便于实时动态掌握资产最新情况。台式电脑显示屏和主机可以分设条形码,如果哪一个先报废了,另一个还可以和其他台式机主机或显示屏重新组合再利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HIS系统和财务软件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共享,让各科室可以通过HIS系统查询到本科室在用资产或待处置资产详情,知晓本科室固定资产使用成本。严格按照资产类别结合经费来源途径不同分成相应的资产类别,如自购、捐赠、财政拨款、科研经费、资产互换等。分门别类做好固定资产卡片登记录入工作,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4.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和奖惩考核机制
固定资产管理应以科室为单位,对于那些固定资产管理清晰,维护保养得当,提完折旧还能使用多年的科室应当表扬嘉奖。医院一般都是按照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计提折旧,维护保养好的话,实际可用年限远超最低折旧年限。对已有的固定资产特别是医疗设备进行效益统计分析,统计每年的使用次数和收益以及维护成本。各科室可横向比较,因为有些设备是各科室通用的,一旦有科室起了良好的带动作用,有了比较,那么那些管理责任心不强的科室也会端正态度,把固定资产管理作为科室负责人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固定资产使用缺乏有效监督是造成闲置浪费的重要原因。
5.严格落实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每年至少全面盘点清查一次,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认真分析原因并且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固定资产的报废调拨应在盘点前完成。医院可以在院内网提前出通知告知大家哪一段期间确定为盘点期,在这段时间内固定资产停止调拨及报废,确保固定资产盘点顺利进行,盘点结果正确无误。
盘点结束对盘点结果整理汇总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生成固定资产盘点报告,逐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结语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医院持续经营的基础。为保证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医院必须审时度势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落实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