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医保付费制度改革影响,医院成本占比行列逐步提升。再加上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等措施,在“两票制”、药品耗材大幅降价的环境下,医院外部的药品、医疗器械产业正在面临巨大的变革。在医院内部,智能化、精细化、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现状
①医用耗材的采购品种结构不合理,手术室、介入类耗材大多为高价格的进口产品。
②医用耗材的使用标准不规范。
③新增医用耗材准入原则不完善。
④院内医用耗材招标周期时间较长导致部分耗材最新最低价格滞后。
⑤医用耗材缺乏精细化管理手段,大部分耗材采用寄销模式,耗材备库成本过高,且管理层面无法把控科室耗材的有效使用率,容易导致耗材过期。
解决方向
如何做到紧跟医改政策的风向,医院“药耗占比”,助推盈利呢?从这几个方向可以尝试缓解药耗占比问题:
●库存管理精细化●
通过药品仓位管理,使药品入库、出库、盘点业务更加精准、有效。通过药品批号、效期全业务覆盖,来解决院内医用药品及耗材最新最低价格滞后带来的成本浪费问题。
引入智能化软件管理,通过对药库、药房监控药品补货模型的动态设置,及时准确控制药品库存量。根据药品上下限及现有库存系统自动核算计划量,医院医护工作量。做计划时及时展现全院库存,为计划的合理性提供有力保障。
●系统设备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软硬件智能化水平不断地提升,在精度及性能医院进行人工成本上的节省以及减少人工数据操作所导致的日常损耗。
智能软硬件系统可以实现与HIS、发药机、排队叫号、摆药架等设备无缝对接。实现发药流程一体化操作。形成前端诊疗系统与后端物流系统的联动机制,各司其职,各尽所长。形成各系统间问题处理机制,和应急保障机制。做到问题快速定位,及时处理,医院的药品智慧化管理进程。
●控制高值耗材精细管理●
对高值耗材实施条形码管理,将医院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全面对接,实现收支同步、全程可追溯的管理模式。
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将可代替且消耗量大的高值耗材列为重点管控对象,这类耗材的特点是临床使用量大,医院对材料的适应症把握不严、超常规范围使用现象频繁出现等问题。降本增效应该优化高值耗材管理流程,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管理,实现全流程监管与追溯,减少高值耗材的物资丢失、漏管等事件的发生。
●采用SPD模式实现耗材精细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能实现代销模式下的耗材精确管理,例如二级库管理系统、SPD智慧物流系统等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物权放在供应商处,直到科室扫码消耗,医院,每个月进行定期结算,医院的物资占用,避免耗材出现积压过期的情况,从管理层面上把控科室耗材的有效使用率,给医院节约成本,控制耗占比。
推行耗材SPD管理模式,对于低值耗材采用定数化管理,从院外供应商配送到院内中心库及消耗点,全程以定数包为最小单位流转,高值耗材利用UDI码实行全流程单品追溯,扫码计费;利用多设备集成和多系统集成提高库存周转速度,降低库存量,医院的库存成本,医院库存管理业务压力及库存周转的环节,医院的耗材管理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
总结
“药耗占比”不是一个单纯的考核指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只有自上而下重视该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降低耗材占比的目的。
从当前医改政策下解决药耗占比问题的大方向上观测,SPD模式实现了医用物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医疗机构在传统的采购、配送、库存管理、申领、结算等流程上的粗放和低效,通过“零库存”、全程可追溯等管理手段,有效帮助医疗机构提升了医用物资管理效率、优化了成本结构。随着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SPD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大势所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