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手机的扫码软件,用手机功能中的“扫一扫”“我查查”来辨别商品真伪,成了很多人经常做的事。不过,这些功能真能辨真伪吗?还有很多类似这种条码扫描识别的软件,部分软件是标榜为分辨真假的“火眼金睛”。那么我们来回答几个常见的问题:
每一个产品都能扫出该产品的名称、规格、价格等信息吗?
答:不能。1这些软件一般会使用有关机构提供的商品条码数据,但是很多产品是没有进行条码备案的。打个比方,中国老百姓跑到外国买了个东西,这个东西被拿到中国还得特意跑去有关机构备案么?所以很多产品的数据是一些用心叵测的大型电商上传和维护的,当您用我查查扫描一个还没有录入数据的产品时,也会提醒您录入产品相关信息。专业海淘不难明白很多产品是扫不出来的。而且不同软件扫出的结果也许不同。
凡是软件扫不出信息的产品就是假货吗?
答:不是。
该类软件完全不具备分辨真假功能。本题原因见问题1
“扫一扫”“我查查”等扫码软件来辨别商品真伪靠谱吗?
答:很扯。
这个和禽流感时大家抢购板蓝根一样,这类软件完全没有分辨真假的功能。原因很简单:造假者是聪明的,现在的复印扫描技术是很先进的,产品的外包装几乎可以做到%一样,而这类软件只是扫描一下条形码,您千万别天真的认为做假货的人不会做个一模一样的条形码出来!这类软件真能分辨真假,我们很多专门进行质检工作的公务员就要卷铺盖卷回家了!
这些扫码软件到底有什么用?
答:以上说了那么多,这些软件并非一无是处!最大的用处就是超市用来做库存管理还有就是可恶的比价作用,如一些这类软件的名称就叫比价软件,如:肥猫比价,一淘比价等。一些常见商品、日用品等,都可以扫描出相关信息及价格,软件会帮你推荐价格最低的购买地址。你根据比价软件的推荐进行购物成功的话,软件会拿到商家给的佣金,这也是这类软件的盈利点。读到这里你应该会明白为什么你明明在免税店带回的东西,回到国内你一扫就出现国内大型电商的相关产品信息,(这里我想多说一句,大电商与否,涉及到进口商品就要缴税,你不参假你怎么和百万人肉海淘比价格,你没人工费?你没仓储物流费?你没流量费?
再絮叨一遍,商品条码不能辨别真伪
护肤品条形码的前缀码一般都是用来标识生产国家或地区的,前缀为-的就是代表在中国生产或是分装的。比如前缀为30-37的代表该产品在法国生产,前缀为45-49的代表在日本生产,前缀为的代表在韩国生产。在超市中大家常见到的条码大都属于十三位条码(EAN13)。数字分为厂商识别代码(7位或8位)、商品项目代码(5位或4位)和校验码(第13位)。
条形码图中13位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前3位显示该商品的出产地区(国家)
接着的4位数字表示所属厂家的商号,这是由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编码机构统一编配给所申请的商号的。
再接下来的5位数是个别货品号码,由厂家先行将产品分门别类,再逐一编码,厂家一共可对10万项货品进行编码。
最后一个数字是终检码,以方便扫描器核对整个编码,避免误读。
条码表示的只是一串数字,并没有其他信息,只有通过电脑数据库才能查询到对应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因此商品条码本身并不具有防伪功能。所以,消费者根据商品条码来判断产品的真伪是不科学的。
还有,商品条码不可转让
如今,通过商品条码可以查询产品和企业信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来查询产品及生产厂商的信息,并以此来判断商品的真伪,决定是否购买。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抱怨,通过某些手机查询软件,查询到的产品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主要是由于查询软件上的产品信息来源于各种渠道,发布商无法保证和验证信息的准确性,这样就因信息的虚假和错误,对企业的销售和消费者的购买造成了影响。前段时间就有相关报道‘“’”我查查“软件涉嫌敲诈企业被调查事件,影响很大,各企业纷纷叫苦。
工作人员表示,大家可以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