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如何鉴别真假进口红酒”,检索出的文章大同小异。基本都提到了以下几种方法:计量单位法、条形码法、报关单证法、瓶帽松紧法。这些方法到底靠不靠谱,我们来分析一下。
1、计量单位法
计量单位法说的是:国外通常使用cl(厘升)作为容量单位,而国内一般使用ml(毫升)作为容量单位。以一瓶毫升红酒为例,如果酒标上印的是75cl则为原瓶进口,如果印的是ml,则为国内灌装。
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国外标示ml的也十分常见。哪怕是在守旧的法国,也经常能看到标ml的红酒,更不用说新世界了。
除了看酒标,计量单位还有一种说法是:看玻璃瓶上的容量标号,每个酒瓶底部都会有浮雕字标示出瓶子的容量,如果标的是75cl则代表这瓶酒是原瓶进口,如果标的是ml,则为国内灌装。
这种说法比看酒标容量要靠谱一些。确实,国内一些大厂如张裕、长城、威龙的酒瓶容量标号为ml,而国外瓶厂的标法通常为75cl。即使是新世界产区智利的本土瓶厂Cristoro,瓶身上标的也是75cl。
但是这种说法也有漏洞。像张裕、长城、威龙的酒瓶供应商烟台长裕玻璃,产品也出口到欧洲、北美、澳洲、新西兰的酒庄,国外酒庄也有可能使用带ml标号的国产瓶。并且,仿冒的进口酒,也会开模仿冒酒瓶。如假冒的奔富Bin,连瓶子上的浮雕logo都一起仿了,容量标号自然也是仿原版的。
2、条形码法
条形码法说的是:每个国家的条形码国别代码不同,如中国是69开头,法国是-开头,智利是开头。然后得出结论,条形码69开头的红酒,为国内灌装红酒。
除了直接仿冒国外条形码的情况,其实,条形码是可以跨国授权的。国外酒庄的条形码,也可以授权给国内公司使用。也就是说,国内灌装的红酒,也可以合法地使用-开头的法国条码、开头的智利条码。
3、报关单证法
原瓶进口的红酒,都有报关单和检验检疫证明(卫检)。那么反向推导,一款红酒有报关单和检验检疫证明,是不是就能说明这款红酒是原瓶进口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报关单证,只能证明这款红酒进口过,更准确地说是曾经进口过。后续仿冒的红酒,继续使用之前的单证。从而变成单证是真的,但是酒是假的!
4、瓶帽松紧法
瓶帽松紧法说的是,用手握住瓶帽转动,如果瓶帽很松,很容易转动,则为原瓶进口。如果瓶帽很紧,要用力才能转动则为国内灌装。
这种说法在行业内流传甚广。早期,国内瓶帽厂的制作工艺以及酒厂碾帽设备的精度,确实会造成铝塑帽与瓶颈贴合过紧。但是,只要人为地把瓶帽转动一下,后面不管怎么转,它都是松的。
此外,如PVC热缩膜、锡帽等材质的瓶帽,本身就是紧的,是材质决定的,国内外都一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