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快速、准确、而可靠的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输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它也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技术有以下特点:
优点:输入速度快、可靠性高、采集信息量大、灵活实用、条码设备易于操作、条码标签易于制作、效率高、成本低等。
缺点:容易刮伤需要外层加工保护、印刷平面容易不均匀、易于灰尘污染、原纸或印标后卷曲、扫描器规格不同等。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条形码是利用光学电扫描阅读设备来实现数据输入计算机的一种代码。它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律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标记,而由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条码表达一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静态的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商等信息;还可能有批号、流水线、生产日期、保质期、发运地点、到达地点、收货单位、运单号等动态信息。条码识别将条码表示的数据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自动采集的数据。识读装置由扫描器和译码器组成,扫描器将条码符号转换成数字冲信号,译码器则将数字脉冲信息转换成条码所表示的信息。
在供应链物流的领域,条形码技术就像一条纽带,把产品的生命周期个阶段发生的信息连接在一起,可跟踪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
具体应用如下:
1、仓库货物管理
条码技术的应用与库存管理,避免手工书写票据和送到机房输入的步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解决了库房信息滞后的问题,提高了交货日期的准确性。另外,解决了票据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消除事物处理中的人工操作、减少无效劳动。
2、生产线人员管理
每个班次开工时,工作小组每个成员都要用条形码数据采集器扫描他们员工卡上的条码,把考勤数据和小组成员纪录到数据采集器,然后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小组成员根据纪录的情况,决定相应的奖惩。
3、流水线生产管理
在条码技术没有应用的时期,每个产品在生产线前,必须手工记载生成这个产品所需的工序和零件,领料号按记载分配好物料后,才能开始生产。在每条生产线上每个产品都有纪录表单,每个工序完成后,填上元件号和自己的工号。手工记载工作量大,很复杂,而且不能及时反映商品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情况。采用条码技术后,订单号、零件种类、产品编号都可条码化,在产品零件和装配的生产线上及时打印并粘贴标签。产品下线时,由生产线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后扫入产品的条码、生产线条码号并按工序扫入工人的条码,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送维修,由维修确定故障的原因,整个过程不需要手工纪录。
4、仓储管理
条码出现以前,仓库管理作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物料出入库、物品存放地点等信息手记过程烦琐,信息传递滞后,导致库存量上升,发货日期无法保证,决策依据不准,将低了系统可靠性。为了避免失误,一些企业增设验单人员,这就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影响指令处理速度。如果在已安装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工厂,只需在数据输入前加一些条码数据采集设备,就可以解决。
5、进货管理
进货时需要核对产品品种和数量,这部分工作由数据采集器完成的。首先将所有本次进货的单据、产品信息下载到数据采集器中,数据采集器将提示材料管理员输入收货单的号码,由数据采集器在应用系统中判断这个条码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系统会立刻向材料管理员作出警示;如果正确,材料管理员再扫描材料单上的项目号,系统随后检查购货单上的项目是否与实际相符。
6、入库管理
搬运工(或叉车司机)只需扫描准备入库的物料箱上的标签即可。入库可分间接和直接两种:直接入库指物料堆放在任意空位上后,通过条码扫描纪录器地址;直接入库指将某一类货物存放在指定货架,并为其存放位置建立一个纪录。
7、库存货物的管理
对于标签破损,参照同类物或依据其所在位置,在计算机制作标签,进行补贴。在货物移位时,用识别器进行识读,自动收集数据,把采集数据自动传送至计算机货物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按照规定的标准,通过条码识读器对仓库分类货物或零散货物进行定期的盘存。在货物发放过程中,出现某些物品的货物零散领取的情况,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重新打包,系统生成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