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是不少消费者都爱吃的零食,一直被视作是健康食品。据悉,家住浙江海盐的姚先生在网上以元的价格购买了2盒国内网红品牌的坚果,却发现坚果的味道却不太对劲,他选择了报警。
警方将样品送去厂家鉴定,发现这是假冒产品。不仅缺斤少两,霉菌数量比正规的产品超标了10倍多。随后,海盐警方牵出了这一造假案,涉案价值余万元,多万袋流入市场!
今年6月初,在疫情平稳后海盐警方立即对案件展开进一步侦查。据了解,“假坚果”的生产窝点位于山脚下的4层毛坯房里,现场堆满了各种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和各种包装袋等。入口处还有一台锈迹斑斑的烘烤机,放满了腰果和扁桃仁。整个房间十分闷热,生产环境极其恶劣。
浙江省海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祁小兵表示:用最形象的三个字形容就是“脏乱差”,完全不像一个标准的生产线,垃圾、拖鞋、衣服都是满地扔的,杂乱无章,卫生条件特别差。
根据发货订单计算,犯罪嫌疑人以50元左右的价格,先后销售坚果共计10万余箱,多万袋。浙江省海盐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王鑫刚:现场查扣了坚果产品多箱,用于生产的各类原材料2吨多,以及生产的各类设备,总共有10余套,经过初步计算,总案值达到了多万元。
警方表示,由于假冒产品主要通过人工操作,现场环境比较差,没有除菌设备。通过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发现,霉菌数量比正规的产品超标了10倍多。
经过厂家鉴定,该坚果商品确实是假冒产品。但是当下假货横行、跨市场跨区域窜货,消费者到底怎么确认手里同款是正品呢?企业品牌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这个时候有人就会说简单啊,拿手机出来扫一下产品的条形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