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条形码 >> 条形码市场 >> 正文 >> 正文

智能制造物流管理实训平台开发与实践

来源:条形码 时间:2022/6/28
北京主治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文|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谈慧丁茜

摘?要:制造业、物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型产业,在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融合之中,智能制造生产物流将发挥重要桥梁作用。文章阐述了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基于智能制造的智慧物流人才是物流专业“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提出智能制造物流管理实训平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标;依据数智加工、精益物流的特点,构建智能制造物流管理实训平台的系统架构和业务流程;对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物料仓储与库存控制、生产与智能制造、智能料仓和数字化孪生可视系统五个主要模块的业务功能进行详细描述,最后总结出平台使用者所能达到的职业技能标准。

关键词:智能制造、物流业、制造业、实训平台

一、智能制造物流管理实训平台开发背景

随着“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的提出,为全球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强大的机械制造技术,精准的现场管理水平,生产制造的数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对岗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与之相对应,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呼之欲出。年4月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关于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首次提到“两业融合”的概念;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中又提到“两业深度融合”;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文指出我们要构建包含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才链以及创新链的生态系统,强调从联动融合走向生态融合。

未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需要智慧物流人才作为支撑,而智慧物流人才恰恰就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年,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缺口将达到万人。培养智慧物流人才,需要我们从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以及生产物流等全新场景出发,培养学生跨行业、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与数字化思维。未来智慧物流人才需要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熟悉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具有创新能力以及服务理念。生产物流人才需要具备现代生产的管理能力、能够进行生产计划与物料需求管理、熟悉生产物流系统以及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管理能力。

智能制造物流管理实训平台的开发正是基于当前社会对智慧物流人才的需求,在物流专业“新文科”建设中,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培养基于智能制造的智慧物流人才。

二、实训平台搭建的原则

智能制造物流管理实训平台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线的精益制造管理思想。实训平台是智能车间的一个缩影,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将生产车间所有“物”包括工作人员、生产设备、物流设施设备、环境监控设备等集中一体化管理,接入局域网统一监控,在保证各设备功能独立运行的同时,亦可根据制造需求联动运行,达到生产车间、仓储物流的精益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效能化、一体化智能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及物流管理效率。通过管理系统结合智能料仓、条码扫描枪、RFID系统、智能工具箱等外设实现对订单、计划、转库、采购、入库、出库、生产、齐套、配送等一系列闭环管理,同时将这些作业过程完整的记录在系统数据库中,实现产线物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使用主要面向精益生产管理、制造企业员工以及智能制造、物流相关专业的学习者。

三、实训平台的设计目标

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以建立准时化生产线为目标,以工艺设计输出深度结构化、数字化为基础,使用信息化手段固化管理流程,驱动生产、采集数据、智能校验、全员协作,建立策划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通道。横向实现企业生产信息透明化、管理信息一体化,纵向为项目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提供过程管控与数据支撑。因此,本项目平台必须实现如下目标。

1.搭建人机协同物流环境

通过信息化的设备模拟制造产线物流运行的全过程场景。业务流程是在智能制造大环境下,使用碎片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将生产作业所需要的“人、机、料、法、环、测”以准时制的形式推送给现场作业人员,系统融合成熟的传感技术,全面感知作业现场,建立与现实同步的虚拟世界,系统指挥控制现场作业,实现生产作业的驱动。通过软硬件操作,形成智能制造时代下的人机协同的物流雏形。

2.智能化模拟产线物流

平台中实操过程完全模拟智能制造生产物流过程,从订单录入、物料BOM清单、物料采购、备料、出入库、配送、生产、包装、入库、供应链配送等全过程对产线物流实际运作状态进行全过程模拟。如,备料环节系统将自动比对实际库存情况和物料BOM清单,从而反馈出备料缺件,而作业人员只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