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购买葡萄酒的时候是否有注意过酒瓶背标上面的条形码呢?看到条形码又会不会下意识地扫一下去看看上面显示的标价、产地呢?但问题是,这种条形码扫出来的信息真的靠谱吗?我们都知道,在葡萄酒的市场中售价上千甚至过万的红酒数不胜数。但在目前国内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有限,缺乏辨别葡萄酒价格的能力,这也让部分酒商有了可乘之机,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建议零售价格上玩起了“猫腻”,几十到几百元不等的产品甚至标价上万了,忽悠了不少消费者。据北京商报信息显示,其记者在走访多家超市、烟酒店以及社区小超市并调研线上店铺后发现,部分进口葡萄酒实际售价在40-70元区间,甚至有十几元的进口葡萄酒,而背标上显示出来的扫码价却在-元左右。同时,据线上平台售酒评价以及黑猫投诉显示,不少消费者反映商家售卖葡萄酒时,店铺标注年份与实际收货年份并不相符,且存在进口葡萄酒品牌灌装国内酒水的现象。业界人士表示,国内葡萄酒扫码价虚高的问题由来已久,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葡萄酒价格体系,也扰乱了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健康发展。01.葡萄酒条形码究竟为何物?在进口葡萄酒酒瓶上的条形码通常是通用商品条形码-EAN商品条形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制定,通用于世界各地,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商品条形码。EAN商品条码一般由前缀码(前3位)、制造厂商代码(4-8位)、商品代码(9-12位)和校验码(13位)组成。前缀码表示国家或地区,为了便于各个国家或地区对商品的管理,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统一分配。葡萄酒常见国家或地区的前缀代码:-中国大陆;~西班牙;00~13美国和加拿大;~法国;~德国;葡萄牙;80~83意大利;~南非;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条码前1-3位:共3位,对应的国家代码,由国际分配;条码前4-8位:共5位,对应着生产厂商代码,由厂商申请,国家分配;条码前9-12位:共4位,对应着厂内商品代码,由厂商自行确定;条码第13位:共1位,是校验码,依据一定的算法,由前面12位数字计算而得。02.扫码价,一切都是为了面子有个很有趣的现象:随着葡萄酒越来越趋国际化,也越来越得到国人的喜爱。现在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赠送葡萄酒,然而当人们收到亲友赠送的葡萄酒时,都习惯性会拿出手机“扫一扫”上面的条形码,好了解一下酒的出生地和价格。之前就有朋友表示收到一瓶葡萄酒,用手机扫出来的葡萄酒价格为/支,可实际在某宝上的价格才/支,有相关人员就表示:这一切都是为了面子。这不是个例,如果一家超市的在售葡萄酒能够使用软件扫出价格,你会发现它的扫码价与促销价相差都会在几百元到千元以上。酒商告诉你,你看这酒我给你打了大折,才卖,你自己喝很划算,拿去送礼别人一扫发现原价两千多,你也倍有面子!然后很多人就心甘情愿地掏钱了。03.条形码可以作假,扫码价代表不了什么事实上,越贵的葡萄酒越有可能被“偷梁换柱”,把桶装的低价葡萄酒进口到国内后灌装到名贵的葡萄酒瓶中,便可脱胎换骨变名酒。此前,据有关媒体报道,对于葡萄酒的扫码价的上架录入,酒商可以自行寻找制作条码的商家,并由酒商提供产品的条码、名称、图片、价格以及相关的执照等,并需要向制作条码的商家支付约到不等/条的制作费用即可,当天就可以完成操作。因此,扫码价扫出来的信息并代表不了这瓶葡萄酒的全部。有些葡萄酒的条形码扫不出来也不要武断的判断人家就一定是假酒,市场上的葡萄酒千千万万,有些小众精品酒业很少被收录。04.不要将扫码价视作唯一标准,买酒请找靠谱渠道和酒商1.在购买葡萄酒的时候,不用被有没有条形码、或者扫码价格等因素影响太多,要想一眼看出葡萄酒的品质和价格,光看条形码是看不出来什么的。很多越好的酒、在葡萄酒界越有地位的酒庄,可能越不把扫码当回事!2.当买酒时如果可以试酒,不妨可以先试一试,通过葡萄酒香气、色泽及口感、和所拥有的葡萄酒基础知识,来判断一款酒的优劣,再打算是否购入。3.如果并不是很专业的话,买酒还是要找信誉良好的经销商或专业葡萄酒店。也可以找自己身边懂葡萄酒知识的朋友作参考。有个懂葡萄酒的朋友或者一家专业的葡萄酒店,会比单看条形码来判断靠谱得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66.html